close

 

 

 

由正向心理學看幸福感

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在近十年內,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以及強化了對幸福學的探討。原本在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一直是 “經濟學導論”,但自從塔爾‧本‧沙哈爾博士 (Tal Ben-Shahar),在哈佛開了一門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幸福課,來談如何創造幸福的之後,這個第一就拱手讓了出來給這門幸福課。

塔爾博士強調,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 (happiness) 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而幸福是由我們的心智狀態 (mind state) 決定,而不是由社會地位或銀行存款。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這個目標。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何謂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支派。Panksepp (1998) 認為,過去的心理學研究,主要聚焦在負向心理狀態對身心的影響,然而,目前的重心則應強調正向情緒的研究,因為正向情緒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有助於疾病的預防。(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正向情緒帶來健康,為什麼?

過去十年,正向心理學已成為心理學的顯學之一,其旨在恢復人性的 “正向、積極” 的特性,如幸福、美德、個人優勢、和利他主義。其研究目標包括:發掘能使個人和社區繁盛的力量和美德、發現天才和培養能力、探討如何使生活更充實等,而不是僅僅治療精神疾病。正向心理學實際上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在 1954 年所創造的名詞,直到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 於 1998 年選擇它為自己在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任期的主題,才開始成為心理學的新領域。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提出,過去心理學的研究著重於處理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對於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問題已能測量,並能做相當精準的描繪,包括它們的遺傳因子、生物化學部分、以及心理成因,但其治療效果僅只為了讓人們脫離使生命痛苦的狀態,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義。人不只是要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還渴望找出自己的長處,並過著充實、愉快、有意義的生活。正向心理學又稱正面思考、積極思考,其研究強調正向情緒、正向特質、及正向組織。正向心理學指出,當人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路、及強化正向力量,以迎接挑戰。

幸福感是什麼?

中國哲學三大主流對幸福的概念為,儒家:導源於好學、行仁、及人群的和諧,強調推己及人,說明道德的實現和個體幸福感有相當高的一致性,也強調人際和諧就是幸福;道家:逍遙自在、心靈與大自然的和諧,乃至於由忘我找到真我,個體若能配合宇宙萬物運行,便擁有幸福感;禪宗:寄託於明心見性,求得本來面目而達到入世、出世的和諧,重視個體內心的平衡狀態。

而西方心理學家所定義的幸福是,個體主觀經驗與正向感受,而非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並認為幸福感是從情緒與認知兩方面,對生活評價所得到的結果。Seligman 指出幸福感是對過去滿意、對未來樂觀、眼前快樂、以及展現長處與美德。Diener (2000) 認為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重要領域 (工作、休閒) 的滿意度、較多的正向情感、較少的負面情感。

幸福感為評估身心健康重要的指標,生活中覺知到較多的幸福感,將預期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品質。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歸為下列幾類:

  • 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追求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傾向,因此個體會主動追求三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即勝任感需求、自主感需求和關係感需求。Deci and Ryan (2002) 認為,所謂勝任感需求是指個體覺得自己能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需求;自主感需求是指個體認為參與活動是出自自己的選擇和意願的一種需求;關係感需求是只和別人保持聯繫與互動,且期望自己成為團體中一份子的需求。當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時,將引發適應性的結果如幸福感、活力和高自尊,而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將導致個體不適應的結果如焦慮、沮喪等。
  • 人格特質:用來表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情感表達和行為特性的總和,以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一種獨特性質。Seligman 強調幸福感會受到正向特質的影響,而長處與美德是正向人格特質,它能帶來好的感覺、滿足與幸福感,透過學習可以改變負向人格特質,即獲得 ”習得樂觀” 的特質。另外,Klein以腦神經科學來認識幸福感,認為人類的腦有一塊掌握喜悅、樂趣與陶醉的獨立系統,當生活中有某一事件發生時,便會透過幸福記憶網路來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發生。
  •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與週遭環境中的人、事、物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各種形式的支持,進而能抵抗壓力、滿足需求及增進心理上的幸福感。
  • 比較結果:用以衡量幸福感的個人欲求包括有與他人比較、自己過去經驗、與個人設定理想的比較。
  • 短期生活事件:個體大部分時間都受到人格因素影響,因此幸福感多半可以保持在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但在發生一些特別不同於過去事件的經驗時,才會威脅到幸福感的平衡狀態,因而改變個人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視角看幸福感

  1. 習得樂觀:Diener (1984) 認為樂觀是一種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樂觀是一個得以經由學習而來的人格特質,並對身心健康及個人成就影響極大。Seligman (2002) 強調藉由樂觀作為建構美好人生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個人遠離憂鬱症、增進成就、促進健康,並帶給自己新的自我了解,其主要技巧在於改變具有摧毀力量的自我想法,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2. 找到正向意義:Frankl (1969) 認為人可以透過實現三種價值來發現生命的意義,這三種價值分別為:a. 創造性價值:是指透過某些工作或嗜好所建立的關係,以及生命中的付出和貢獻,來找到事物的內在價值。b. 經驗性價值:是指透過對世界真、善、美的接納和感受所經驗的意義,包含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或從生活中體驗愛的感覺。c. 態度性價值:是指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例如死亡、病痛、苦難時,所衍生而來的立場,生命的短暫更彰顯出意義事的重要性,讓人類去思考自己為何而活,能採用 “自我超越” 的方式來反觀自己,更能把握機會及珍惜時光,強化個人意義的追尋與實現。Nolen-Hoeksema 與 Davis (2002) 認為正向意義有助於正向適應,因為從負面事件中找出正向意義可以減少失落感及無助感、了解生命的價值及目的、增進幸福感並對事件重新評估,進而找到更合適的因應策略。
  3. 維持正向情緒:新進的研究發現正向情緒比負向情緒更具預防效果,並且可以促進身體健康。Fredrickson (2001) 說明歡愉、興趣、滿足、自信及愛等正向情緒,可以促進行為的方式,並能擴大人類短暫思考-行動的技能,有助於建立長期的資源並增進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是否有快樂/幸福的公式? 

Martin Seligman 在真實的快樂一書,將快樂定義為:H (維持快樂的長度) = S (快樂的範圍廣度) + V (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 C (你的生活環境)

  1. 快樂的長度:區分為 “暫時性” 的快樂及 “持久性” 的快樂。暫時性的快樂可由美食、喜劇、一束花來達到。而持久性的快樂則主要受到遺傳影響,而這種遺傳特質是可以改變的。
  2. 快樂的範圍廣度: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天生就有一個快樂的恆定點,就像溫度計一樣。如果發生快樂的事時,即使我們情緒上揚,它也會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快樂拉回平常的設定。同樣的,如果有不幸的事故發生,這個溫度計也會把你從低潮拉出,回到原先設定的地方。
  3. 自己可控制的因素:對過去滿意與否、是否能夠感恩及寬恕、對當下是否滿足、對未來是否樂觀等。因為一個沮喪的人,滿腦子都是過去不愉快的回憶,對未來的絕望,或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學習如何去反駁這些悲觀的解釋,或改變對這些事件的解釋,可使人脫離沮喪,而感恩及寬恕可以放大好處,解除壞事對自己的影響,甚至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
  4. 生活環境:金錢、婚姻、社交生活、負面情緒、年齡、健康、教育、氣候種族和性別、宗教等等,都是可能影響你快樂與否的因素。而有點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收入偏低會促成因健康不良、離婚、和孤獨帶來的精神痛苦,但錢越多並不一定會越快樂,根據蓋勒普 2008-2009 的資料顯示,當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元,進一步的收入增加並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財富能不能帶來快樂)

幸福才是機關的競爭力

快樂是因,工作是果,歡喜做、甘願受,做快樂的事,才有幸福感、也才有競爭力!
思考正向而快樂的人,在職場上陞遷比凡事皆負面思考而憤世嫉俗的人較快,而且生命也較長久。

 

秉持著正向思考與樂觀處理公務的態度,帶動處內員工的快樂人感覺指數,宛如一般向上的「正向氣旋」並提升機關競爭力。


美國學者Barbara Fredrickson研究發現,

一個機關的競爭力取決於工作環境的正向比例,比例越高代表員工越有幸福感、機關越具競爭力。

正向感覺包括了價值感(自尊、成就、發揮專長)、富足感(滿足、有趣、控制)、安全感(健康、金錢、人際關係)、寧靜感(環境、空間、宗教、自由)等。

負向感覺則包括了缺少價值感(不被尊重、毀謗、一事無成、學非所用)、缺少富足感(不滿足、厭惡、無聊)、缺少安全感(懼怕、焦慮、貧窮、違法)、缺少寧靜感(憤怒、擁擠、挫折)。


正向思考與樂觀的管理哲學,帶動營造自由而開放的上班環境氛圍,讓員工適得其所、發揮所長而滿足工作價值需求,更促成各單位及員工間的良好互動關係。

 

 

 

從正向心理學淺談幸福感受的提升

 

﹝原載於 學生輔導200 3月 NO.100 P.124-134﹞

 

曾文祥新竹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研究生

 

        每個人都在說︰幸福似乎離我們愈來愈遠了,而生活的憂鬱指數也年年增

 

高?為什麼時代進步給了我們「好的」生活享受,卻又讓我們如此「不快樂」

 

呢?難道過好日子錯了嗎?還是其實幸福,也可以很簡單?

 

        隨著時代進步,物質生活不斷的提升,可是人們的幸福感受似乎並未隨著

 

增加;人們所擁有的物質環境,勝過從前年代,可是他們的幸福感受卻不見得

 

高於早期年代的人們。李雪萍(民93)於天下雜誌「幸福城巿大調查」的報告

 

中提到︰「變化急速的時代,壓力、徬徨、焦慮、不安如影隨形,安定滿足的

 

生活彷彿離人們愈來愈遠,追求幸福已成為一種迫切的渴望。但愈來愈多人也

 

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並不能保證能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真正

 

的幸福,是遠遠超越於金錢之上,是一種對生活的整體滿意感」。那麼,支撐

 

起「幸福」生活的因子是什麼呢?在此調查中發現,幸福來自八大面向,主要

 

含括:未來潛力、人民富足、婦女友善、年輕活力、生活安全、環境美感、老

 

年安養與財政穩健。這些發現如同陸洛(民87)所提出的︰「幸福是一種持續

 

性的正面力量,是一種對生活的整體滿意感」。

 

        現在的人們,物質的選擇性多了,卻反而變得不容易滿足。Schwartz

 

Barry等人(2002)曾研究發現,物質的選擇性多與快樂、樂觀、自尊及生活滿

 

意之間呈現負相關,卻與沮喪、完美主義和後悔之間呈現正相關。這顯示目前

 

人們的生活,雖然在物質層面的需求似乎獲得了充分的滋養,然而在精神層面

 

卻無相對的提升。如此矛盾點應如何面對與改善呢?

 

        再者,教育絕非只限於「知識」或「技能」的教導,近年來卻因政策與社

 

會發展強調「知識經濟」,使得教育的目的更趨向於「知識」的追求,而造成

 

人們在知識與情意發展上嚴重失衡。在這樣的社會價值影響下,人們在課業或

 

工作上雖有優異的表現,但因情緒處理能力明顯不足,反而直接或間接鑄成了

 

許多無法挽回的悲劇。這是否說明,人生是痛苦的;還是,其實人生可以有不

 

同的選擇?

 

        有鑑於上述全球性的普遍現象,美國心理學界近幾年開始出現重大的學術

 

轉向。原本一百多年來心理學談「疾病」治療,而今全球閱讀人口最多的心理

 

學刊物《American Psychology》卻宣示,心理學將從疾病治療─壞的力量(Ill-

 

Being)轉向推動幸福─好的力量(Well-Being)。心理學家相信追求幸福的動

 

力,讓人與社會更有意義與價值(李雪萍,民93)。這表示過去的研究多從

 

「補救」的層面著手,現在則開始引領心理學研究朝「預防」的方向前進。

 

        到底什麼是「幸福」?中、西方的幸福有不同嗎?幸福是命中註定,還是

 

自己可以決定?幸福感受是否有提升的方法?以下將分別說明之:

 

壹、中、西幸福大不同?

 

        普世的價值下,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西方人比較快樂,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中國文化之中,因為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的影響,個體傾向追求眾人的

 

幸福,所謂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正是中國人幸福觀的最佳寫照(李清

 

茵,民92)。另外,中國哲學在幸福層面上,所強調的是「和諧」的觀念,不

 

僅是在人際上要和諧,亦要順著宇宙萬物運行,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陸洛,

 

民87)。而西方的幸福則較針對個人主觀的感受,注重自身需求的滿足,即是

 

國外研究中所謂的「快樂」感受。另外,在哲學層面上,西方哲人則認為幸

 

福即是善,因此若想得到幸福,則必須知覺善及實踐善行,讓自身理性能超

 

越感性,以達到幸福的至高境界(黃資惠,民90),這與中國人追求集體幸福

 

的價值觀是相當不同的。綜上所述,西方哲學上的思維,影響國外所謂的「幸

 

福」,而中國人則似乎永遠把「和諧」擺在幸福感受追求的第一位。

 

        在中國思想的影響下,從小受其薰陶的人們,似乎習慣了團體「和諧」甚

 

於個人的舒適感受。難道,身為東方人的我們就得聽天由命,沒有追求自我幸

 

福感受的權利?還是東方人的悲劇性格是不可能改變的?上述問題的答案,似

 

乎隨著西風東漸而改變,而個人「幸福」感受也開始受到應有的重視。

 

貳、幸福是命定?還是自定?﹝研究趨勢的轉變﹞

 

        早期的幸福感研究,都是以人格、基因為研究的基本變項,因而產生了一

 

批所謂「幸福感」的悲觀主義者,他們認為幸福感受是不可能改變的,幸福是

 

命定的(遺傳、特質的不可變),其研究結論如下︰

 

(一)基因上的快樂定點─每個人的快樂有一定範圍,無法加以提升或改變。

 

(二)享樂的適應-快樂感受隨著時間習慣化而最後回復至原有程度。

 

(三)舒適感人格特質的長期穩定─不會因事件而有太大改變。

 

        前一個主張全歸諸於天生基因的決定;而後兩個主張則認為快樂會回到自

 

身的原來的狀態(Lyubomirsky, Sheldon, & Schkade,2005)。若從此種觀點來

 

看,莫非提升快樂是不可能的嗎?

 

        事實上,幸福感並不全然如悲觀主義者的所揭示的如此牢不可破,因為,

 

後來尋求增進長期快樂感受方法的學者,他們認為︰「幸福是可以提升」。理

 

由是,現在一些研究都證明,快樂的是可以提升的。就如同美國在獨立宣言中

 

宣示的︰「每個人都可以為追求和獲得新的快樂而採取行動。」以下則是該派

 

學生對快樂提升的論述︰

 

(一) 部分研究已成功藉由介入策略增加快樂,例如:鼓勵參與者追求有意義

 

的個人目標、在日常生活中細數個人的幸福…等。

 

(二) 認知與行為策略長期且有效地減少負向情緒和沮喪,這也暗指了提升長

 

期快樂的可能性。

 

(三) 研究指出,基因只是間接影響快樂罷了。因此,Lykken在2000年研究指

 

出,減少基因影響可藉由「主動努力遠離問題的情境」或「避免不適應

 

的行為」等方法來達成。

 

(四) 「個人目標追求」的縱向調查指出,快樂可能可以持續地提升;而研究

 

結果建議︰以「個人目標」為基礎的新活動,首先可以提升舒適感,然

 

後維持這樣的感受到一個較佳的層次,同時也使個人的活動維持在成功

 

的狀態(Sheldon& Lyubomirsky,2004)。

 

        此外,LyubomirskySheldonSchkade(2005)的研究中更分析許多實證

 

研究,歸納出快樂持續的決定因子,其中,基因解釋了50%變數,而環境則佔

 

了約10%,而其餘的40%則歸諸於有意圖的活動,前述資料支持了「自願的努

 

力」可以長期的增加快樂。換言之,改變個人的意圖性活動可能大過環境所能提供快樂增加的潛能。所以,追尋自己的幸福是「可行」的。在此前提下,什麼樣的因子促使幸福感受的產生?什麼方法又可以讓人們獲得它呢?

 

参、詮釋方式對幸福感受的重要影響

 

        決定個人感受的好壞,其關鍵點似乎在於個體對事件的詮釋方式。國外許

 

多研究也都指出,一個人對事件的詮釋風格將決定其未來學業表現及情緒狀

 

況,例如︰YuSeligman(2002)研究發現,悲觀的詮譯風格與現在較高沮喪

 

症狀的層級與之後的結果有相關,而悲觀的詮譯風格和負向生活事件對未來沮

 

喪的症狀有很高的預測力。Nolen-Hoeksema等人(1992)發現,在兒童期的早

 

期,負向事件預測著沮喪的症狀;而到了兒童期晚期,解釋風格開始成為沮

 

喪症狀的顯著預測因子,可能單獨存在或與負向事件結合;當孩子沮喪了一陣

 

子後,他們解釋方法不只會惡化,甚至即使在沮喪解除了之後,研究推測仍將

 

他們歸為沮喪好發的危險群。同時,Nolen-Hoeksema et al.(1986)也曾在研究

 

中指出,兒童對事件的解釋方式與現在沮喪的程度及學校成就相關,而且可以

 

預測在一年中沮喪中的改變,沮喪同樣也可以預測之後的解釋風格。Peterson

 

et al.(1988)在一個維持三十五年的縱貫研究發現︰悲觀的解釋方式是身體疾

 

病的危險因素,在成年早期出現的悲觀,可能成為中年或晚年不健康的危險因

 

子。

 

        相反的,Abbe等人(2003)的研究則指出,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傾

 

向用正向的思考面對問題,無論在決定的過程、社會比較訊息的使用、自我投

 

射、對事物的建構,快樂的人們傾向正向的認知,而且對情境及人們都給予較

 

為正面的評價。

 

        此外,在幸福感提升的研究中,又以「感恩」的相關方案介入者為多,因

 

為「感恩」有三個功用,其被視為與道德相關的概念︰第一,道德測量器的功

 

能︰例如,這個反應可以理解成一個人經由別人的好心,使自己得到幫助。第

 

二,道德動機的功能︰例如,它使得感恩的人對恩人或其他人表現出更多利社

 

會的行為(Prosocially)。第三,道德增強的功能︰例如,當表達出感恩時,

 

可以使助人者在未來有更多道德行為的表現(McCullough,2001)。另外,

 

EmmonsMcCullough(2003)提出,感恩可以引發其他正向的主觀經驗,在

 

美國1998年的蓋洛普調查以美國青少年及成年人為對象,受調查者有90%指

 

出,「表達感恩」讓他們感到「非常快樂」或「有些快樂」。對生活環境的感

 

恩舉動,可能是個適應性的心理學策略,而且也是人們正向詮釋每日經驗的重

 

要過程。而經常練習感恩的思考,應該可以提升心理和社會功能。

 

        雖然感恩有上述的功能,可是,它該如何具體地應用於幸福感的提升呢?

 

以下將介紹幾個相關的實驗及其實驗結果。

 

肆、幸福感提升的實驗研究

 

        幸福感提升的研究中,以Emmons、Lyubomirsky及Seligman三個研究團隊

 

的幾個實驗及實施方法最為簡要,不失作為日常生活中自我提升或提升學生幸

 

福感受的好方法,因此,筆者在此作一個簡要說明與介紹︰

 

一、Emmons和McCullough(2003)的感恩實驗與結果

 

        第一個實驗,他們設計十週的報告,每週五件事,而受試者為大學生,分

 

別被指派至感恩、爭執(使人困擾的事)和事件等三種情境中。之後,再經情

 

緒、生理癥候、社會支持等量表測量,研究結果發現︰感恩情境的學生產生較

 

多的感恩,另外,助人行為的感恩反應與整體幸福感有很大的關係。最後,在

 

感恩組參與者在整體生活上覺得比較好,而且對未來一週將面對的經驗有較樂

 

觀的想法。每週好處的列表與更多正向、樂觀的個人生活評價、更多時間的練

 

習和較少報告生理癥候有關。

 

        第二個實驗,則是除了兩週持續日記外,還將第三種情境換為「向下的社

 

會比較」(想自己比別人好的地方)。結果發現到,感恩情境仍明顯在十三

 

天之中增加了正向的情緒。另外,研究中也建議,每天比一週才寫一次的方式

 

有更多潛在的感恩產生。每天自我引導的感恩練習與較高的正向情緒有關。人

 

們被引導重視別人給予他們的恩惠,因此可能報導報告更多助人或安慰他人事

 

情。這研究也指出,利社會動機的產生是感恩的引導的結果。

 

        第三個實驗,是持續三週的日記,有兩組情境,一組是感恩組,另一組是

 

控制組,而控制組每天只是完成幸福感和整體量表的評量。實驗結果發現,感

 

恩情境產生較多的正向情緒、較多的睡眠、較好的睡眠品質、較樂觀及對其他

 

人互動的感受;另外,研究甚至發現,感恩策略的介入減少了負向情緒,也與

 

一些相關研究的結果一致︰感恩的特質較少與負向情緒有關。此外,感恩介入

 

的效果特別在於「感恩的引導」上,故如何引導感恩,有其重要性。

 

二、Sheldon和Lyubomirsky(2004)的感恩實驗與結果

 

        該團隊提出兩個快樂提升方案,用以持續提升大學生的快樂感受。這兩個

 

介入方案是藉由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善行」和「細數自己的幸福」來

 

施行的,其細節如下︰

 

        「善行」︰是一種行為的快樂提升策略,期待提升暫時的心情及長期的舒

 

適感。施善行者開始視自己為慷慨的人,同時他們對幫助別人更有自信、有效

 

能、可掌控和樂觀。另外,善行可以增加人緣,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欣賞、感

 

恩及利社會的互助。其實施方式為︰要求學生每週五次隨機的善行,無論是一

 

天五件善行或是每週分散做五件善行皆可,而時間持續六週。這些行為是有益

 

於別人及讓別人快樂。結果一天做五件善行,其快樂的提升最多,可能是學生

 

所做的善行都只是小事,而將之散佈於每週的課堂中可能減弱他們的強度,或

 

使他們善行的習慣消失。

 

        「細數自己的幸福」︰ 是一種認知上快樂提升的練習。E m m o n s 

 

McCullough(2003)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感恩可以增加幸福感。其功能如

 

下︰第一、感恩的思考促使正向生活經驗及情境的覺知,所以從個人的環境中

 

便可以找到最大的滿足和享受的感受。第二、這樣的活動可以藉由盡量協助人

 

們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而直接與享樂適應的效果相互抗衡;第三、對有問題

 

生活經驗再做正向的詮釋,增加處理的資源和強化社會關係;第四、感恩練習

 

與負向情緒是不相容的,因此可以減少嫉妒、生氣和貪心的感受。其實施方式

 

為︰每週一次或三次「數數自己的幸福」的自我引導,持續六週。結果發現如

 

下︰第一、短期快樂的增加是可能的;第二,理想次數是重要的。總而言之,

 

相對於控制組,經常表達感恩的學生隨著時間增加,其幸福感也隨之增加。但

 

是快樂增加的證據只說明一週一次的學生是如此,也許一週幾次的練習讓學生

 

產生疲憊,同時漸漸失去了新鮮感和意義。

 

三、Seligman(2002)的感恩實驗與結果

 

        Seligman(2002)認為,要想大幅增加你的快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

 

「感恩拜訪」。意思是寫出感謝他人的話-任何你想感恩的對象-然後去造訪對

 

方,再當面讀出這封感恩信。其驚人之處在於,就算只做過一次這種行為的

 

人,事隔一個月之後,還是明顯快樂得多、比較不沮喪,但是三個月之後就無

 

效了,但持續更久的辦法是每天花點時間寫下三件很好的事、好在哪裡。

 

伍、提升學生幸福感受的具體作法與實施原則

 

        綜合上述幾個實驗,其共同概念都是藉由正向的詮釋,以獲得內在感受的

 

正向改變,而實驗結果也佐證了這樣的論點,為使在教學現場的教學者或父母

 

親得以利用簡易的方式提升自我及孩子的「幸福感受」,因此,筆者在此整理

 

出三個簡易的方法︰

 

(一) 「觀功念恩」︰請學生每日觀察別人的恩惠,感念別人的功勞,並於每

 

週寫下,對感謝的「人」、「事」、及「對事件的感受」的日記二則。

 

(二) 「善行日記」︰請學生每日做一件善行(幫助別人的事),並於每週寫

 

下,「幫了誰」、「什麼事」,以及「助人後的感受」的日記二則。

 

(三) 「感恩拜訪」︰學生除了寫下對他人的恩惠、功勞的感謝外,於書寫

 

後尚需當面向他人「說」出感謝,並於每週寫下,「感謝誰」、「什麼

 

事」,以及「向他人道謝後的感受」及「他人的回饋」的日記二則。

 

        上述方法看似容易,但仍有以下原則需注意(Sheldon& Lyubomirsky,

 

2004)︰

 

(一) 對於學生的日記應給予回饋─「正向鼓勵」傾向,以維持學生書寫動

 

機。

 

(二) 書寫的變化性︰起初,書寫對象固定,如採取每二週不同對象的方式來

 

施行,且關係是由親而疏,父母、師長、同學與兄弟姊妹及眾人,共計

 

八週,待書寫方式習慣後,再讓學生自由選擇。

 

(三) 書寫次數的決定︰在考量其實施需以日記-自我主觀想法的表露進行,

 

也為了避免學生寫日記容易引起厭煩,而造成反效果,故筆者在參考上

 

述實驗及教學現場的實施狀況,建議以每週兩次為佳,以避免學生的產

 

生書寫上的倦怠感。

 

(四) 社會支持的角色︰「同在一條船上」的感受可以使群體更有動機去從事

 

一件事。因此,人際間的支持可以在「提升快樂」活動的開始及維持時

 

有一定的助益;此外,社會支持也和心理幸福感有重要的相關性存在;

 

以一個群體或有相近的人相互支持的意圖性活動可能比單獨一個人努力

 

產生更大、更持久的快樂。故方案以班級為單位來推行為佳。

 

(五) 習慣性活動的角色︰實施方案時不必要刻意改變平常的活動。在日常生

 

活中開始的「活動」─可以幫助個人持續地去實行。故將方案於新學期

 

開始不久之後,融入平常作業中,將使學生視為平常生活的一部分。

 

(六) 影響參與者接受方案的因素︰參與者參與活動時的態度─「自我支持」

 

的產生是很重要,因此,可以儘可能提供多樣性選擇;若無法有多樣選

 

擇,則要做有意義的合理化。所以,在學生參加快樂介入方案時,不要

 

用「命令語句」告訴他們一定要做什麼,而是鼓勵他們「盡力去做,便

 

是最大的成功」。

 

        最後,筆者認為,幸福感受可以提升,也可以學習。誠如《不斷幸福論》

 

書中揭示,「情緒是無意識的,但感受是有意識的」,這意味著感受是可以藉

 

由認知的改變來加以控制的,另外,「正面的感覺會讓腦內的神經連結生長,

 

而快樂將會隨著這些新的連結一起出現」(Stefan,2002)。所以,利用認知及行

 

為的感恩策略,於日常生活中找尋「觀他人的功勞、恩惠」的事物,「主動幫

 

助需要幫助的人」,並能將「感謝化諸言語,當面向對方道謝」,那麼幸福就

 

像是美國作家Josh Billings所說的,「假如你曾追尋到幸福,你可以了解,那

 

就像一個老婦人急著尋找她遺失的眼鏡,卻發現它好端端架在自己的鼻樑上」

 

(何權峰,民92)。因此,幸福可以很簡單,因為它就在你、我身邊

 

 

 

 

 

 

 

 

 

 

 

 

 

幸福感的內涵及理論之探討

顏秀芳

嘉大家庭教育所研究生

 

壹、前言

由行動中可以得到最美好的事物是什麼?不論是販夫走卒或是文人雅士都認為是幸福。 (引自 Argyle,1987/1997)

「幸福」(well-being)是一個抽象的字眼,但卻是所有現代人一生想達到的最終目標及理想境界幸福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動力,從中人們可更了解自己,也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呂敏昌,1993)。人活在世間,無不期望幸福(Diener,1984)

觀察當今社會現況,結構迅速改變,人們的價值觀急速變遷,雖然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但精神層次卻沒辦法與之提昇,壓力、焦慮與不安、憂鬱,早已變成現代人的通病,2006年天下雜誌所進行幸福感的調查中自認為幸福的人仍有近兩成認為自己不幸福,認為五年後生活將會更幸福的民眾比例更急遽降至三成四。可見越來越多的人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及悲觀,連帶威脅了幸福感

到底什麼是幸福?是大家越來越重視的議題,更值得我們加以研究與進一步探討。

 

貳、幸福感的內涵

吳月霞( 2004)認為從幸福定義的本身可看出此人對幸福的觀點、自我期待和需求的看法。但幸福本身代表許多抽象模糊的概念,難以對其下一客觀定義,茲將中外學者對幸福感的看法敘述如下:

幸福是個人主觀、正向的感受,而非外在客觀標準為評斷依據(施建彬,1995) Diener1993)認為幸福感是具有正向情緒,但無負面感受,對整體生活感到滿意;呂政達(1987) 認為幸福是一個人盡其所能,在為其所當為的努力過程中,所獲得的一種喜悅和滿足感。隨著研究成果的累積,對幸福感的概念與理論有更清楚的認識,如目標的完成、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體驗、擁有較正向的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生活愉快事件的累積與負向事件的減少以及透過認知批判與比較過程獲得的正向感受,都能解釋個體的幸福感(巫雅菁,2001);陳嬿竹(2002)歸納出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多正面的活動,並能從他人身上獲得關係的滿足,則幸福感較高,對生活也較滿意;謝青儒(2002)認為「幸福感」之意義取向於「Subjective well-being」(主觀之幸福感)之內涵,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之感受,幸福感的獲得並不受外在控制,而是個人內在對外在事物的闡釋,所以幸福感是認真投入後所伴隨而來的感受。

歸納以上眾定義可看出,眾學者對幸福感的定義是多元的,但一致認為幸福的感覺,可使個體發現自己、並了解自己存在之意義與價值,從中獲得滿足感。也多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的經驗,是個人內心的情緒狀態,包括情緒、認知和身心健康等三個層面的感受,但其亦受外在環境的支配。當個體達到生活滿意、正向情感、身心健康、有良好發展及完整的滿足感時,也就能得到幸福。

 

幸福感的理論

探討幸福感的相關理論相當多,因各派學者由於對幸福感界定不同,形成不同內涵之幸福感理論,巫雅菁(2001)、林子(2000)、施建彬(1995)、莊慧秋(1987)、陳嬿(2002)、陳驥龍(2001)、黃馨萍(2003)等人將其歸納為需求滿足理論、人格特質論、動力平衡理論三個觀點。何名娟(2004)、陳騏龍 (2001) 李清茵 (2003)將其歸納為四種觀點,故以下就這四種理論來探討幸福感: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此理論強調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只有在需求滿足時,才會感到幸福,若是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個體就會有不幸福感。屬於一種由下而上(Bottom-up Theory)的思考模式(李素菁,2001;謝明華2002)

這與Maslow(莊耀嘉編譯,1990)的需求層次理論( Need Hierarchy Theory)相似,Maslow認為人生下來即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上的需求,實踐需求便能得到滿足。Sheldon Bettencourt (2002)更進一步指出這幾種需求層次與幸福感指標有關,只有達成該階段目標,才會有幸福感 (引自陳鈺萍,2004)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es)比「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es)的滿足更能提升幸福感(Maltby  Day, 2001)

因著重點不同,需求滿足理論又分為下列幾個學派,包括目標理論、苦樂循環理論及活動理論。以下分別說明之:

()、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又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李素菁,2001) 。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是個體一生努力追求的方向及目標,個人之目標達成與否是影響幸福感之關鍵因素(吳珩潔2001;Omodei & Wearing, 1990)。其注重需求與目標之間的滿足(吳珩潔2001);並認為人們行為源自於內在之需求 (陳鈺萍,2004謝青儒2002) 

但此理論需區別快樂和幸福之不同:吃一頓可口的晚餐或收到一份禮物等只是屬於眼前短暫的歡樂 (謝青儒,2002;陳騏龍,2001) ,個人努力達到目標所獲得穩定且長期性的滿足才能叫做幸福(Omodei  Wearing,1990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學派認為,快樂和痛苦其實是一體兩面,不僅同一根源,且伴隨而來,只有痛苦後才能體會及珍惜幸福(謝青儒,2002)。當一個人長期需求不滿,便會產生不幸福的感覺,所以一旦需求滿足後,所獲得的幸福感將更強烈(李素菁,2001)。因此一個無所匱乏的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到真正的幸福(Diener ,1984) 

零和理論(Zero Theory)與其相似。零和理論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相對循環存在的,因此兩者的總加量值為零施建彬,1995;李素菁,2001

3.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又稱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Omdei & Wearing, 1990)。其認為個體在工作、休閒、運動等活動歷程中,或不斷的互動與回饋中,可發揮潛能,並使個人需求滿足,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Argyle,1987/1997Diener,1984,所以沒有活動,就沒有快樂。因此幸福感應是來自於人類主動地且專注地參與活動的過程,幸福是活動的副產品,而非活動的結果陸洛,1997; Diener, 1984

亞理斯多德是最早的活動理論家之一,現代學者以社會整合的觀點,認為參與社會活動是個人幸福感的主要來源,經由成員彼此的分享,能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進而促進精神健康、心理適應與幸福感。社會學大師涂爾幹即認為,在一個整合度高的社會中,社會參與可保護個人免於病態 (引自陸洛,1998) 心流理論Theory of Flow(Crikszentmihalyi,1975;引自李素菁,2001)Burger1993)的「心流經驗」(flow experience)(一種快樂和滿足的狀態),則進一步指出太過困難或太過簡單的活動對個體並不具吸引力,只有活動之難度或挑戰與個體自身的能力志趣相當時,個體才能專注於活動之中,並得到幸福感。引自顏映1998;李素菁,2001

綜合以上,「需求理論」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思考模式,幸福感會受到短期生活事件的影響,當個體達成能力範圍內所設定之目標或參與活動,會產生愉悅的感受,個體自發的動機會提昇幸福感,個體苦盡後幸福感的感受將更加強烈,所以可以有效說明個體在經歷某一事件後,幸福感增減的情形,但對為何有些人始終是幸福的卻沒辦法說明,無法解釋人格等因素對幸福感所造成的長期影響。

二、人格理論 (Personality Theory)

此派嘗試由個體特質的觀點和個體的認知方式來解釋幸福感產生之原因。其強調人格應是預測幸福感最強有力且一致的關鍵,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個人看待事物的不同心態,進而影響個體引發不同的行為,產生不同的處理態度,感受不同程度的幸福感顏映馨,1998;施建彬,1995;李素菁,2001

因著重點不同,人格理論又可分特質觀點及連結理論兩派:

()、特質觀點(Trait Theory

Costa  Mccrae1980)認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特質,而其可能導因於個體先天遺傳上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或是後天學習的結果李素菁,2001李清茵2004Veenhoven,1994Diner 等人以美國人為樣本,發現外向性(extraversion)可以預測幸福感(引自李清茵2004)Heady  Wearihg1990)研究中也發現相同結果。Costa  Mccrae1980)同時指出神經質(neuroticism)可以預測負向情感(引自李清茵2004) ,但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施建彬(1995)秀文(1999指出個體神經質傾向越高,則幸福感越低。

()、連結理論(Associationstic Theory

此理論是以認知和記憶來解釋為何有些人比較容易感到幸福(Diener, 1984)。生活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個體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經過認知解釋後,賦予生活事件意義,故對於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感受,主要的差異就是來自於對事認知角度的不同(李清茵2004)。陳毓茹(2005) 提到個體避免負向的想法,並多往正向積極方向想,就會比較有幸福感受。某些人會在記憶中,建構了幸福感的網絡,當事件發生時,他們便會透過幸福感的記憶網絡提取腦海中的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產生林子1996Diener, 1984;施建彬,1994;顏映馨,1998;陳騏龍,2001。簡言之,當認知系統有正向偏誤的情形產生時,個人較會以正向的認知角度來看待事情時,並以正向的態度來解釋事情,也較能產生幸福感Diner, 1984;顏映馨,1999;陳騏龍,2001;李清茵,2003;施建彬,1995;陳鈺萍,2004

綜上所述,此學派屬於一種由上而下(Up-down Theory)的思考模式(李素菁,2002;謝明華2002) 。它認為人格特質決定一個人的幸福與否,認為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兩者間有極密切的相關,外向性的人較易感到幸福,內向性神經質者則否,認知及記憶也會影響到對幸福感的解釋。其優點是可補充需求理論之不足,可清楚解釋為何有人快樂積極具有幸福感,有人常消悲觀,不易感到幸福,但它卻忽略了外在生活事件對個人幸福感之影響及感受程度之差異,也無法解釋個人之判斷依據。

從以上這兩派理論看來,若單從需求理論或人格理論來探討個體間的幸福感,實有不足之處。因此有學者嘗試由整合的觀點出發,綜合需求與特質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一方面承認生活事件所帶來下而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肯定個人特質對幸福感產生上而下的效應。這種整合模式融合了兩者之優點,其不僅由個人特質部份來說明幸福感長期穩定的特質,同時也能合理的解釋生活事件對幸福感所產生短期性的影響,可說同時兼顧了生活事件和個人特質對個體幸福感的影響。

因著重點的不同,又可分成「動力平衡理論」與「判斷理論」來說明林子1996;施建彬,1995;李素菁,2001;陳騏龍,2001;何名娟,2004;李素菁,2001 李清茵2003

三、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此派學者Heady  Wearing 1989)認為個體的幸福感不僅來自於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還會受到短期正負向生活事件的影響(引自廖梓辰,2002)。大部分時間中,因受到人格特質因素的影響,幸福感會呈現穩定平衡,但是發生特別或不同於過往經驗的生活事件時,便會影響幸福感的動力平衡,使個人幸福感產生改變Heady  Wearing1990;施建彬,1995;林子1996;李素菁,2001

 四、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此派強調個體的幸福感來自目前自己實際的生活狀況與個體所建構的目標相比較後的結果陳騏龍,2001李清茵2003,所以幸福是相對比較後之結果,此比較之標準會隨情境改變,且由自己所選取建構Diener1993 Veenhoven1989,若面臨事件比參照標準好時,就會產生幸福;反之就會有不幸福的感覺。

此比較標準會隨著情境的不同而產生,可以是他人、自己過去經驗、或理想的目標與期待陸洛,1997Diener, 1984,因此隨著個人所選擇的參照標準不同,又可分成以下派別施建彬,1995;林子1996;顏映馨,1998,陳騏龍,2001李清茵2003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此比較之參照標準是他人,因此幸福感是來自與他人比較後所得的結果(李素菁,2001Diener, 1984,他人可以是家人、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與自己社經地位相近的人為比較參照標準(Argyle,1987/1997)。

Diener等人(1999)認為個人的人格會對幸福感產生某個程度上的影響。通常「向上比較」會使幸福感降低,而「向下比較」則有助於幸福感的提昇(簡晉龍,2002)。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此理論之參照標準是個體以往的生活經驗。當出現以往未曾發生過的生活事件時,會有幸福或不幸感,若現在比以前好,個體便會有幸福感,反之,則幸福感便會降低(郭俊賢,1994)。但一段時間習慣後,原本刺激、興奮或快樂感覺就變得沒有那麼強烈(吳珩潔,2001)。樂透彩卷的中獎者即應證此一現象(BrickmanCoates  Janoff-Bulman,1978,引自吳珩潔2001)

在適應期後事件不再引起任何情緒反應時,此適應的過程就會成為內在經驗,事件也會成為內心經驗的參照標準。在後來生活中出現類似事件時,個體就會再將它與過去的經驗相比較(施建彬,1995)。

()、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為適應理論的修正(何名娟,2004;李素菁,2001)。每個人對生活事件有一平均的容忍範圍(何名娟,2004),超出個人容忍範圍才會覺得幸福或不幸福。其參照標準來自過去的生活經驗,但這標準會隨著事件的發生,不斷地改變修正(Diener, 1984)。

()、抱負水準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又稱「期望水平理論」(李素菁,2001) 或「期望理論」(Aspiration Theory(何名娟,2004;陳騏龍,2001)。此參照標準為理想與期望。理想是指個體所希望達成的最佳境界,也就是個人依據過去生活經驗所設定的理想目標 (李素菁,2001  陳騏龍,2001)。個人的期望會受:有關他人所擁有的;過去所擁有的最好經驗;目前所希望的;未來可能獲得的;值得得到的;自己認為必須得到的影響諸因素的影響陳騏龍,2001李清茵 2003

幸福感即是決定於理想期望與現實兩相比較後的差距結果,當個體的理想與現實狀況差異大時,則其幸福感會較低;反之,當個體的理想與現實狀況差異小時,則其幸福感會較高施建彬,1995;陳騏龍,2001 

 ()、多重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又稱多元差距比較理論(何名娟,2004) Michalos( 1985認為個人會用許多不同的標準,將自己與他人、過去與現在、理想中的滿意水準、需求或設定的目標等加以比較(引自陸洛,1998;陳騏龍,2001何名娟,2004;李素菁,2001) ,這些差距訊息會交互影響,決定個人的滿足感。因此理論認為幸福感並非單一因素所能決定,一個人對某個生活層面例如:人際關係的幸福感,是取決於個人目前狀況與選擇後的參照標準相較下的差異。此差異程度越小,表示幸福感越高(吳珩潔2001)

此理論,其判斷標準可以是多元的或是他人,或是個人現在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或是社會觀點,或是個人期望,只要個體的現狀超過於比較的標準時,就會產生幸福感。因其可以兼顧人格特質與生活事件對幸福感的影響,因此可以較完整的解釋幸福。

綜合以上四派學者的看法,此四理論相同點均在解釋個人的幸福感如何產生,但各有不同主張和優缺點:需求滿足理論的觀點認為只有在需求滿足時,個體才會感到幸福,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是由上而下模式;人格特質理論的觀點認為幸福感常取決於個人天賦的性情和人格及其看待世事的心態,是由下而上模式;判斷理論及動力平衡理論整合了上兩種:動力平衡理論認為幸福感的獲得,會受到穩定的人格因素及生活事件的影響,當生活中發生特別或不同於過往經驗的事件時,個人的幸福感將隨之改變;判斷理論學派的觀點認為幸福是與參考點比較後所得的結果;這兩種整合說法注意到事件本身及人格對幸福感的影響,但還是不能確切說出人格與事件與幸福感間的確切關係及判定標準,尚待進一步再研究。

 

肆、結論

幸福感可以使個體發現自己,並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吳月霞,2004;陳嬿竹,2002) ,從這人們可發現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欲往何處去(陸洛,1997)。幸福感可使我們更加肯定自己,並發現人生意義,進而達美好之生活,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加以探討及深入研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8932885 的頭像
    n8932885

    SMILE 菊鄉 - 憲徵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