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所謂的「公平」(equality),根據字面意義為「能夠平 均且公正的對待所有事務」。實際上「公平」有兩類不同的形式,第 一種是每個人均獲致相同的最終結果,指的是「結果的公平」(equality of outcome),強調最終結果的一致性與同等性,例如財富、學業成 就等 (Phillips, 2004);第二種則重視「機會的公平」(equality of opportunity),特指在規則範圍內同等對待的程序價值,例如:就學 機會均等。這兩類的公平雖然不見得完全對立,但是過度偏向一方, 就有可能造成排擠或犧牲對方,影響另一方的達成。事實上,我國學 術界也針對「公平概念」有系統性的探索,分別針對高等教育、弱勢 教育、技職教育、後期中等教育與國民小學建立公平指標,藉以實務 運作之參考(請參考教育政策論壇,2011,14 卷 4 期)。至於「卓越」 (excellence),根據牛津進階讀者字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的界定,是指一種天賦或是超乎尋常的品質,所以經常被 當成表現的標準(a standard of performance)。因此,所謂的卓越必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追求「公平」或「卓越」之評析 詹盛如 35 須立基在超常的品質之上,相對於基準有優異的表現。所以,卓越的 教育(不論是前述的教學、領導或研究等)必然以優質的教育(quality education)為根基,因此「優質」與「卓越」指的是同一件事,只是 程度有所差異罷了。更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優質或卓越都沒有清楚的 本質對象,必須仰賴參照的指標或標竿(benchmarking),才得以界 定何種狀況屬於卓越或優質。例如:升學率甚佳(智育)是卓越學校 的指標之一,但是道德品行(德育)優良也可以是另一個項目的卓越, 端視判斷時根據的主要價值為何。

 

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主要願景、理念與目標 目前所推動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圍繞在三大願景上,分別是 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以及厚植國家競爭力。這些 抽象價值象徵當前政府最企盼能夠達成的遠景,具體而言包括「增進 國家競爭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引導學生適性發展及促進國中教育 品質提升」(教育部,2012)。誠如曹學仁(2012)所言,十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最核心的哲學思維是「就學機會的均等」,也就是均等 (equity)、公平及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等理念,在成就每個孩 子的基礎,促進適應發展,最後達成社會集體競爭力的提升。也因為 如此,政策方案所宣揚的五大理念主要集中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多元進路與優質銜接」,藉以達成具體六大目標(請參見 圖一): ● 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培養現代公民素養。 ●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追求社會公平正義。 ● 充實高級中等學校資源,均衡區域與城鄉教育發展。 ● 落實學生性向探索與生涯輔導,引導多元適性升學或就業。 ● 有效舒緩過度升學壓力,引導國中正常教學與五育均衡發展。 ● 建立學力檢測機制,確保學生學力品質。 在政府描繪的願景、理念與目標當中,可以清楚知覺到教育品質 的提升、教育機會均等的促進、多元適性,促成均衡發展是核心的內 36  第 115 期 涵與焦點。在這些思維背後,政府認定後期中等教育的問題在於「教 育資源平均分配」、「舒緩升學壓力」與「確保教育品質」三大面向 上,而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品質」與「公民素養與國家競爭力」。 在此等論述當中,公平、均等與社會正義等價值是重要訴求,而品質 的提升,卓越的表現與國家競爭力則隨之油然而生,顯見這兩組不同 的價值命題在政策當中被巧妙的連結起來,形成「公平/均等/社會 正義」能夠促進或提升「品質/卓越/競爭力」。以下我們實際分析 29 個改革方案所蘊含的關鍵精神,藉以說明在實務運作層次,當前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如何落實公平與卓越的價值。 圖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架構圖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理念、願景、基本內涵。取自 http://12basic.edu.tw/

 

立基在公平之上的優質/卓越? 所有的公共政策都承載價值,教育政策更是如此,當前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的重要內涵其實環繞著諸多的公平/均等的理念,以及些 許卓越 / 優質的概念。若前一節分析大致能夠被接受的話,那麼我們 可以大膽的推論,「全面公平化」是當前的主要價值。政府正在全力 追求後期中等教育的「公平化」發展,試圖消弭各式差異,包括公私 立學校、社經階級、受學機會、城鄉差距 1 、學習評量標準、學生個 體特質,以致於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如前所示,免學費政策除了彰顯 個體受教沒有社經階級的差異之外,更意外的迫使私立學校開始扮演 公共責任的角色,模糊公私立學校特性的差異,甚至讓政府也得以介 入私立高中職的運作(公益董事)。而免試入學則一舉打破以「學業 成就」為升學思考的傳統,改以「地理區位」與「適性發展」為標準, 希望每位學生都能進入「優質的學校」。也因為如此,全面性優質化 政策成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關鍵基石,藉以說服家長與學生就近 入學。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卻是,目前較為分歧且多元的後期中等教育 結構受到嚴重挑戰,彼此日益趨同。加上為了維持所有學生就學機會 相同的信念,特色招生的時程故意往後延遲,希望大多數學生在 75%名額當中去選擇學校,降低學生個體之差異。在根除升學壓力的要求 之下,除了摒除以「智育」為主的評量標準之外(包括免試入學), 新式的國中教育會考甚至大幅簡化級別,剩下三個等級,讓學生彼此 差異更加模糊化。就算是最後必須透過「超額比序」來決定入學順序, 也是以「五育均衡」為指標,形塑出個體(國中生)均衡發展的意象。 所以,全面性的公平更謂是本次變革的主流價值與精神,目標是在成 就均衡發展的社會正義。 回到原本政策所擬訂的願景、理念與目標,我們依稀記得這個 政策當中亦包含的「競爭力、優質與適性發展」的元素。但上述的分 析提醒我們,「全面化的公平」,甚至強調結果的公平才是此次改革 的主要方案內涵,那麼「超常的品質」,「相對於基準的優異表現」 或是「卓越」要從何而來呢?在價值取向分析中,我們知道「公平/ 均等/社會正義」與「品質/卓越/競爭力」基本上是兩組不同的概 念,甚至在公共政策當中,兩者也時有衝突對立的狀態,例如:為了 追求世界級大學(卓越),經常引來經費分配不公平(不均等)的抗 議。但是我們也知道,品質/卓越/競爭力是缺乏精準指涉的名詞, 他們需要明確的指標或標竿做為基準,才能得知當前的表現水準。但 是,追求公平/均等/社會正義會等同於品質、卓越或甚至國家競爭 力嗎?這樣的推論不無疑問,光從當前知名高中抵制擴大免試名額, 私立學校希望擴大直升比例,就可以知道公平對優質/卓越的追求是 有所疑慮的。 更深刻的思考是,當前的「免試入學」、「免學費」、「高中職 優質化」能夠自動轉化成「卓越」或「競爭力」嗎? 或者說「全面均 質化」的後期中等教育就更能實踐社會公平正義嗎?這些都是我們需 要進一步釐清的。但可以想見的是,若把優質/卓越/競爭力界定在 「全面均質化」,那麼兩者邏輯就能夠一致,沒有矛盾。亦即,實踐 全面均質的後期中等教育結構,等同於優質與卓越的表現,那麼兩者 即可相互融合,不會相互排斥。甚至可以說,目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所實踐的優質與卓越就是立基在公平/均質的理念之上,這兩者緊 密連結,優質/卓越以是否更公平/均等為評判標準。 只是這樣的觀點是來自於整體政策的觀察與評論,但是若把焦點轉向「個體的適性發展」時,此次改革則會面對其他挑戰。 因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政策「結構」上非常強調均質與齊 頭式的公平,導致整個後期中等教育都有「結構趨同」(structural convergence)的壓力,但是政策卻希望「個體」能追求適性與多元。 所以令人擔憂的是,日漸分殊的個體如何能在雷同的結構中找到最 佳選擇與受教機會呢?這兩者的假定似乎是不對稱的。誠如林永豐 (2012)的觀察: 我國後期中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是愈來愈明顯的學生 異質性,這樣的異質性具體顯現在學生不同的興趣、性向與能 力,也顯現在學生將需要不同的生涯試探與進路準備。根據因 材施教的理念,學生的差異愈大,就愈需要不同的教育引導。 (林永豐,2012:6) 上述的觀察若屬實,那麼全面均質化的後期中等教育如何有效的 回應日益分殊化的個體興趣與能力,非常值得關注。所幸,教育部已 經為了提升教師「差異化教學知能」,因應學生的多樣學習需求,開 始委託進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習支援系統建置與教師教學增能 方案實施計畫」。只是除了在教師專業素養的增能之外,課程安排、 教學設施、學習環境與生涯進路也能有同樣的差異化支持,才是個體 適性發展成敗的最終關鍵。往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若要能提供「個 人化」(personalized)協助,相關措施與規劃都需要再進一步思考與 補充。

 

柒、結論 我國追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歷程為時已久,從 1983 年算起 已有超過 30 年的歷史,但是在 1990 年代中期之前是以技術職業教 育為核心,而且經常是外加的模式,對象以打算就業的學生,所以通 常也不涉及升學機制的議題,自然與目前積極追求公平或受教機會均等的價值有所差異。當時的十二年國教更在乎的是學生職業能力的強 化,以及延長在學期間。但隨著時間的遷移,臺灣社會發展與產業結 構的調整,後期中等教育已經非常普及,每位國中畢業生都有繼續就 讀後期中等教育的機會,所不同者是就學管道、就讀怎樣的學校、接 受何種品質的教育,以及過程中承受多少升學壓力。1990 年代中期以 來所追求的十二年國民教育,主要追求社會正義,落實公平理念,並 企圖降低升學壓力與競爭。在背負這些價值想法時,當前 29 個方案 所支撐的願景、理念與目標,同時柔雜了「公平」與「優質」的兩大 價值取向,並主張學生的適性發展與多元機會,只是上述的分析顯示 政策把主要的心思都放在「公平/均質」的追求,甚至是「結果的公 平」。這樣發展的結果,也讓「優質/卓越/競爭力」的訴求遭到窄 化,甚至直接被「公平/均質」滲透、取代了。 在所有公共政策中經常背負多樣性的價值理念,但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試圖以「公平」為改革基調,已經讓其他的價值受到擠壓, 特別是後期中等教育結構經此變革有大幅邁向「趨同」的現象,學校 之間受到免試入學與免學費政策的引導,彼此差異急遽縮小,產生同 質化(homogenization)的發展。但是,在這麼均質化的體制當中, 如何符應個體的適性發展與多元選擇,卻是一大挑戰。同時,藉由均 質化的發展,能否達成原先政策目標企盼的優質、卓越,甚至競爭力 也值得深思,畢竟當前世界各國後期中等教育都有日益分殊化的現象 (如:英國有專門中學,韓國有科學高中),我們刻意強調均質公平 的理念,似乎大相逕庭。而且,公平與卓越並非必然互相排斥,芬蘭 即是良好的典範,該國一方面有均質的教育系統,另一方面在國際評 比也有出色的表現,顯見這兩組價值仍有同時達成的可能。此外,後 期中等教育銜接的是高等教育,而「卓越」與「競爭力」是我國高等 教育的主流論述,後期中等教育的公平與均質如何銜接或搭配大學, 不無疑問,畢竟這兩個階段的教育理念顯然呈現完全相反的邏輯思 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