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主任甄試模擬試題
一、在今日台灣的時空環境下,你認為評鑑學校效能的指標應為何?宜採何種方式與作法提昇學校效能?
二、請以教育改革的推動策略就過去台灣教育改革的成效作一分析。
三、因應「鬆綁」(deregulation)和「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的教育改革趨勢,現階段教育行政運作應有何具體配套措施,試申論之。
四、依據「教育基本法」之規定,各縣市政府應設置「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請就「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權責及其對地方教育行政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加以析論。
五、請以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的觀點,說明如何增進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的專業成長?
六、教育行政溝通的原則為何?每個原則請以實際的例子說明。
七、請問教育行政的歷程(administrative process),應涵蓋哪些層面?並請舉一教育行政或學校行政組織的運作歷程加以說明之。
八、隨著校園民主與學校本位發展時代的來臨,公共關係的觀念也日益受到重視。請問何謂「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hip)﹖學校應如何推展其公共關係,以結合各種社區資源,促進學校的發展與進步?可能的話,請舉一實例加以說明之。
九、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的意義及目的為何﹖學校如何規劃與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與教學﹖試申己見。
十、統整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有何特色﹖學校實施統整課程的可能型態與教學策略為何﹖試申論之。
十一、懲罰(Punishment)的運用應根據哪些正、反面的規準,才能達到「懲有道,罰有理;懲不無道,罰不無理」的教育效果。
十二、何謂「教育愛」?何謂「愛的教育」?請先對這兩個詞語的涵義作一界定,然後再比較兩者在教育實踐上的同異之處。
十三、扼要說明九年一貫課程新的實施原則。(含基本原則,教材編審選用原則及評鑑之原則)
十四、如何運用多元智能的理論,以提昇教師的教學效率?試舉實例說明之。
十五、何謂「反省思維」(reflective thinking)﹖如何培養反省思維﹖試申明之。
十六、請說明教育機會不均等的主要來源,並提出治本之道。
十七、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精神為何?行政程序法公佈實施之後,教育或學校行政運作應該如何因應?試任舉一項教育行政或學校行政措施之執行加以析述。
十八、組織再造(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e)的意義及內涵為何?您認為目前教育行政組織再造的重點為何?又應該掌握哪些基本原則,以增進組織績效?試析論之。
十九、變遷社會中教育行政人員需要具備哪一些能力與素養?我國教育行政人員培育現況、優點與問題為何?是否能因應變遷社會之需求?又該如何改進?試析論之。
廿、科層組織與學習型組織有何異同?教育行政組織應為科層組織或學習型組織?試析論之。
廿一、請說明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在教育行政應用上的功能及問題;並申論如何解決這些應用上所面臨的問題。
廿二、當前常見到之學校教評會運作權力的問題有哪些?學校行政領導者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廿三、請問組織成員抗拒改革或變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身為主管者應如何因應?
廿四、試問教育人力資源的規劃與管理通常包括哪些層面?身為教育行政人員應如何針對這些層面,進行有效的規劃與管理?
廿五、試述知識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特徵;並請申論中小學的教學應該如何因應,方能培養出能適應知識型社會需求的未來學子?
廿六、何謂全球化(golbalization)﹖何謂本土化(localization)﹖中小學的課程與教學應如何調整,方能培養兼具全球化與本土化胸懷的未來公民﹖
廿七、試評析教育如何因應市場導向的社會風潮﹖
廿八、教育如何兼顧兒童的紀律與自由﹖試申論之。
廿九、試從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的觀點,說明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主要步驟。
三十、如何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試從全方位品質管理的觀點闡釋說明。
三十一、英國夏山學校創辦人尼爾(A.S.Neill,1883-1973)曾說:「懲罰永遠只是一樁仇恨的行為。」你贊成尼爾的說法嗎?理由為何?或妳反對尼爾的主張嗎?理由又為何?請擇一立場作一申論。
三十二、請就父母學校選擇權、學生接受教育權及學校教育權的角度,評析現行我國公立國民中、小學採取「學區制」政策的利弊得失,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改進建議。
三十三、舉出三種有學理或實徵資料支持的方法,以協助普通班老師因應越來越多特殊學生融合於普通班級中的趨勢。
三十四、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經營,應具備那些前瞻及創新的理念與策略?試析論之。
三十五、新領導理論的共同特徵及其在教育行政或學校行政實踐的具體做法為何?試析論之。
三十六、請分析產生學校行政領導者心裡創傷的原因?其對於學校組織有何影響?並分析領導者如何治療自我的心理創傷?
三十七、請從學校組織「調適能力」與 「穩定能力」間的弔詭,說明如何進行學校組織目標的實踐?
三十八、教育行政人員經常要做決定。試問為能做出合理有效的決定,做決定過程中應遵循哪些原則,試申論之。
三十九、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中常有非正式組織存在,試問領導人員對非正式組織應抱持何種態度?宜如何善用非正式組織?請分別申論之。
四十、近年來的教育改革強調「學校本位」與「教育鬆綁」,請問其對於教育視導角色與功能有何影響?身為教育視導人員應如何調適與因應?
四十一、就組織的運作與管理而言,「權力」(power)與「權威」(authority)有何不同﹖若以政治學的觀點來看,這兩者的追逐與獲取可能需那些因素或條件的配合?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