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年輕學子積極出國留學、尋求外派機會,台灣多數年輕人卻選擇待在家鄉過小日子。面對激烈的全球化競爭,「移動力」已成為勝負關鍵。台灣年輕人是否會淪為怕別人進來、也怕走出去的溫水青蛙?

「掉到水裡你不會淹死,待在水裡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電影《海闊天空》主角成東青對著台下懷抱美國夢的莘莘學子,慷慨激昂地說著夢想。

這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新片,描繪八○年代中國大陸三名大學好友,共同創業的辛酸與熱血。

那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縮影,積極向外走、向外看的風氣瀰漫。自二○○○年以來,大陸在美留學生成長了二.五倍,如今人數逼近二十萬人,佔了美國外籍學生的四分之一,世界第一。

反觀台灣,卻是萎縮兩成,即便加計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留學國家,台灣總體留學人數,趨勢還是一路下滑。

此消彼長,台灣年輕人移動的樣貌,正在改變。

長達三、五年的海外留學,甚至是海外就業,不再是大家心心念念的選項,取而代之的是輕薄短小的「小移動」。

台灣赴美國短期進修人數,十年成長逾十倍,熱門的澳洲打工度假,光去年下半年就核發了一萬八千人;大專院校也提供各種交換生的機會,台大每年便提供六百多個名額進行國際交換,五年內翻倍成長。

台大財金系學生廖立心,去年剛從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回來。升大學的暑假,她自己申請了華頓商學院的暑期課程。

從小到大豐富的國際經驗,再加上線上課程的發達,「不一定要出國才能聽到國外的教學,國外回來也不一定有優勢,不如先卡位,」廖立心說出了新世代普遍的心聲。

 

就業環境不佳,「出國留學這兩百萬,可以回收嗎?」今年三十二歲,在外商公司擔任工程師的Vincent 直指經濟面的現實。

當國外文憑加分有限,國內碩博士學位選擇多、離家近、又相對便宜,一動不如一靜之下,台灣年輕人漸漸趨向保守。

海外經驗 拓展國際視野

一家跨國企業今年五月耗資百萬,聘請顧問公司針對台灣商學院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國際旅行機會」是學生嚮往雇主應具備的條件;但「海外派遣機會」卻對商管學生沒有吸引力。

調查也顯示,無論男女,都優先講求穩定、平衡,至於對工作挑戰性的渴望,都不是優先選項。

「四十歲以上員工的移動意願還可以,四十歲以下就……」如新(Nu Skin)大中華商業事務區域副總裁暨台灣總裁姜惠琳觀察發現,年輕人不願意外派,原因大多是「沒有自己的生活」,姜惠琳感到疑惑,「以我們五十歲的腦子來想,應該每個人都要說Yes才對啊。」

「沒有移動意願,你就沒有國際視野,以跨國公司來講,這是先決條件,」姜惠琳明白指出企業端的需求。

世界經貿及企業經營都在全球化,具有跨文化能力與意願的人,成為企業急切尋找的人才。台灣的年輕人偏偏反向而行,既怕別人進來搶工作,也怕自己走出去和全世界的人競爭。

「每年我們都會做人才盤點,如果有同事被定義為『人才』的話,我們一定會想機會讓他有海外經驗,」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資深副總裁暨人力資源處負責人陶尊芷表示。

海外經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除了可以培養語文能力,還可以在異文化之間培養溝通協調、以及處理複雜情境的能力,」陶尊芷分析。

姜惠琳認為,移動力說穿了,就是可以融入多元的文化,以及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在職場,「沒有辦法融入多元的環境,就算專業再強也難以發揮。」

美國普渡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鄂理(Christopher Earley)就將文化商數(CQ,culture quotient)和智商(IQ)和情緒商數(EQ),並列為管理的重要議題。

所謂「文化商數」,就是一個人在新文化情境下的適應能力。不只是在職場上,個人面對各式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也必須擁有這樣的能力。

CQ和IQ、EQ一樣重要

鄂理教授認為,個人要擁有高文化商數,關係到三個層面:一是「腦袋」要認知到差異的所在,才能理解不同的文化;二是「心態」上,要有信心去適應克服面臨新文化的障礙與挫折;三是「身體力行」改變自己的行為,去適應新文化。

讓自己具備移動的能力,正是訓練文化商數的重要環節。

跳開被安排妥貼的舒適圈,將自己丟到異文化衝撞,一切從零開始,重新建立交友圈、生活圈,逼得自己丟下慣性的思考模式,那是躲在無遠弗屆的網路背後,難以鍛鍊的。

面對台灣年輕人不願移動的現實,有些企業抱持「你不願意,我就用大陸人、香港人、新加坡。」

「企業主就是會選擇主動任事的。你不想拚,就乖乖待著,領那三萬、五萬,看別人振翅高飛,」姜惠琳講得坦白。

過小日子讓台灣沒競爭力?

少部份企業則積極創造有利於員工移動的環境,提升主觀意願和客觀能力,並消除員工對未知的不安與疑慮。

以外派文化興盛的匯豐銀行為例,台灣的匯豐有近十名外籍人士派駐在台灣;也有十多位派駐在海外,甚至在當地在地化。

為了維持員工在原來國家的生活品質,匯豐設有專門的國際事務部,負責外派人員的所有事務,包括補貼、學習、工作許可、績效、合約等等。

租房、搬遷方面,則有不動產管理部負責;複雜的出國工作流程手續,以及配偶安置、子女就學,也有專人處理。

「去了三個月之後,同仁通常會發現,其實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生活沒那麼可怕,下次再有這樣的工作,接受意願也會更高,」陶尊芷說。

小日子、小確幸、微經濟、微幸福,「小、微」成了台灣的夯詞彙。《華爾街日報》今年三月一篇名為〈慢活台北〉(In Taipei, Life in the Slow Lane)的報導,感嘆「附庸風雅、輕鬆閒適」的新台北,人們選擇安逸、聽天由命的心態。

報導中說,「一個到處在賣家庭製果醬、手工卡片和裝飾家具的世代,是不可能出現和三星競爭的公司的。」

報導的最後,作者下了一段結語:「這已經不是祕密:如果你是個年輕、有才華有幹勁的人,到北京或上海開創事業,對你比較好。」

離開舒適圈 拒當井底蛙

似乎,台灣年輕人不是「不能」,而是主觀選擇了「不要」,既不願別人走進來台灣搶工作,也不要走出去和全球人競爭。

「不是你能不能的問題,而是你要不要,」如新集團百萬美元名人郭施杉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路。

他客觀條件並不好,學歷只有高中,英文也不好,卻在三十九歲那年,毅然決然前往開發馬來西亞市場,「我的夢想很大,渴望做那個市場,就會勉強自己去改變,想辦法解決困難挫折,」經營馬來西亞市場五年,他帶領的團隊業績成長兩百二十倍。

台大國際事務處國際事務長張淑英觀察年輕世代,「長期忍受辛苦的能力確實下降了。」許多交換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家學習獨立,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和過往留學生冒險、想改變命運的心態有很大的不同。

當十二年國教開始實施,年輕世代的成長過程將更加在地化。在家庭完善的保護傘下,姜惠琳擔心,「走一條安全的路,什麼都選最安全的方式,結果就是變成一潭死水。」

移動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美好,但是「出去即便是負面的經驗,也是一個學習,」張淑英鼓勵年輕人。

即使是留在故鄉,守著風和日麗的小島,世界也會迎面撞來。全球化的時代,不想成為溫水的青蛙,才能開創更大的舞台。(吳讚軒、林鷺萍、黃安琪協助採訪)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551#sthash.InTxARR5.dpu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