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台灣金融業人才的職涯新樣貌。

隨著各家金控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前進東協,或進駐大陸小鄉小鎮拼服務、做業務,很可能就是快速打開升遷管道的終南捷徑。

相對於國內市場飽和,這兩年翻開台灣金融業的海外進擊地圖則顯得很熱鬧。兩岸金融開放幅度逐步擴大,從銀行、租賃、產險,到證券期貨,不論是直接設點、併購,或是與在地金融機構合作的消息頻傳;加上東南亞國家也有意吸引外資,紛紛招手。在兩岸三地均擁有銀行子行的富邦金控總經理許婉美說,「此刻正是台灣金融業擴大版圖的最佳契機。」

在許婉美眼中,大陸一級城市屬於國際級企業兵家必爭之地,台灣金融業打起仗來很辛苦,但挾著語言相通、文化相近優勢,跟著城鎮化政策前進二、三級城市與城鎮布局,從鄉村包圍城市,卻是台灣金融業站上國際舞台的灘頭堡。但是,站上舞台比賽,機會雖然重要,選手的挑選、培育更加關鍵。人才,正是關乎一家企業競爭力的根本。

從花旗銀行MA,歷經開發金、萬泰銀到現在的富邦金控,一路跟著台灣金融業發展的人資長陳昭如觀察,專業能力能經由後天培養,但個人特質卻不易透過訓練改變,新時代的人才選擇,將會更偏向以特質為主,專業能力為輔。

什麼特質的人,是金融業現階段需要的人才?要進入金融業,又該做好哪些準備呢?

創新力:比改變跑得更快

金融環境隨時代快速變化,消費者需要的服務也跟著不斷變形,她認為,要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維持成長,最好的方法就是隨時隨地進行創新,「才能比改變跑得更快。」

陳昭如說,金融業相較其他產業受到外部法令規範更多,也沒有所謂專利權,因此更需要在產品設計、作業流程或是行銷宣傳上,從每個小細節著手,加入創新元素。

不過,金融業的創新不是天馬行空,得在符合法規的框架前提下進行,因此對於人才的創新要求,不會侷限在單一能力,而是數項能力累加後的綜合表現,像是對趨勢變化的敏銳度、勇於改變的應變力、與解決問題的企圖心等,才是金融業需要的未來型、創新人才。

移動力:比在地人更在地

台灣金融業一直不斷尋找透過直接設點、併購或合作來拓展亞洲市場的機會,陳昭如認為,在關鍵職務的選擇上,大多以外派或是當地雇用的方式兼併運用,隨海外布局機會愈多,愈需要高移動力特質的人才。

所謂高移動力,包含外語能力、溝通能力與異地適應力。未來金融業需要的人才,英語能力是基本要求。即使身處國內,未來金融業因應國際化、網路科技化趨勢,不論出差,或是用英文跨國處理業務的機會大增,更別說爭取外派,說得通,才有機會。

- See more at: 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25274.html#sthash.o9zBi3R3.dpu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