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源的涵義

 

凡為了因應需要,滿足需求,所有能提供而足以轉化為具體服務內涵的客體,皆可稱為社會資源。(陳武雄,2001) 
資源的分類
 
有形資源:例如人力(職員、顧問和志工等)、物力(設備、家具和用品等)、財力(私人捐獻、政府補助和企業贊助等)、場地空間等
無形資源:例如技術、知識、組織、社會關係等 
社會工作辭典(2000) 
 
內在資源係指有助於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之個人和家庭特質等
外在資源則又涵蓋政府和私人機構之服務(正式資源)以及親友鄰居和熱心人士提供之協助等(非正式資源)。
優缺點
不同種類的資源具有不同的優缺點。政府提供之協助較為穩定,服務範圍和數量亦大,但往往流於官僚和僵化。
非正式資源則與案主之人際網絡密切相關,較具人性化特性,可減輕政府負擔和發揚互助倫理,但亦有不專業和個人負擔過重等隱憂。 (萬育維,1992
 
資源網絡
 
網絡可定義為一組連接著特定人、團體、事、物等的社會關係
Knoke & Kuklinski, 1982
 
在社會福利領域,網絡建構可視為一項「有效媒合需求與提供服務的過程」,涉及服務使用者、專業
人員和相關機構部門等之互動關係(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4) 
 
建構資源網絡
 
了解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
分析本身目標和優劣勢
搜尋和盤點相關資源/組織
開發潛在社會資源
與其他機構進行溝通協調
確立聯繫和合作機制等

                           (張英陣、朱小綺,2000) 

 

機構特性的確認

機構的功能和任務
對象資格要件
費用
可用性
品質和可靠性
合作關係的平衡
氣氛和舒適
體系中的重要人士
www.cyut.edu.tw/~dosw/myweb/ppt/950426.ppt
 
FROM  www.cyut.edu.tw/~dosw/myweb/ppt/950426.pp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