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教師學術樂觀論特色課程之推展

蔡孟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科員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博士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30_06_07vol030_06_07.pdf

樂觀特質是正向心理學重視的中 心思想,意謂個人於不確定環境下,面對所 有事情,傾向預期未來的發展終有善果,對追求成功的行動保持信心。且樂觀和發掘才 能及激發動機等同重要,皆是成功的基本要 件,(Seligman, 1998)。相反地,悲觀阻 礙成功,促成倦怠的認輸氛圍,悲觀情緒甚 或滋生恐懼,會阻礙改革和繼續堅持的勇氣 。因此,習得樂觀能將個人從悲觀的圍籬中 帶走,提升成功的驅動力。

學術樂觀是在學術上成功的重要特徵, 起源於學校重視學業產生集體樂觀因而取名 (McGuigan, 2005)。從中小學的實徵研究 發現,學術樂觀是學校中集體效能、重視學 業和集體信任三種特質共同的基本概念,即 學術樂觀係由集體效能(collective efficacy )、重視學業(academic emphasis)、集體 信任(collective trust)三要素所組成的二 階潛在結構,且三元素互動的正向學習環 境,對學生成就有高度影響(Hoy & Tarter, 2006a, 2006b)。其中,

集體效能是一組信念或期望,是指教職員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 習有著成功的信念;

重視學業是由信任和效能所啟動的行為,顯示於聚焦學生的學業成 就;

集體信任感屬於情意反應,表現於教 師、家長與學生間互信互重,即教師、家長 、學生可以合作,以改進學習(McGuigan & Hoy, 2006)。

易言之,教師得到學生和家 長的集體信任,能激勵集體效能感,進而鞏 固和增強信任感。相同的,當教師信任家長 ,教師秉持更高的學業標準,而免受踐踏或 質疑,也就是較高的學業標準,能強化集體 信任。另外,集體效能對於學生成就有積極 的影響,因此,重視學業可促進集體效能的 發展。

教師學術樂觀係驅動教學活 動成功的關鍵因素,意味著教師具備成功的 教學信念,秉持關注學生學業發展的思維, 與同儕、學生、家長、社區人士間建立良善 之相互信任關係,以促使學生成效提升為目 的之正向特質。

 

臺北縣國民小學分散式領導對教師 學術樂觀影響之研究 研究生::劉文章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49811/1/100202.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8932885 的頭像
    n8932885

    SMILE 菊鄉 - 憲徵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