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經營的問題與策略  PDF 檔請GOOLE搜尋

 

班級經營的範圍,包含人、事、時、地、物,也包括教、訓、輔與總務工作,是故其範圍極其廣泛,凡是與學生學習活動有關聯的事務,均是班級經營的內涵,從班級經營的定義,及國內外相關學者看法,班級經營的內涵不外下列七大部份:教學活動的經營、訓育工作的經營、輔導活動的經營、情境規劃的經營、行政事務的經營、人際關係的經營、親師溝通的經營等,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教學活動的經營

適當而有效的教學活動經營是有效能教師具體表現行為之一,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意願的重要因素,教學經營層包括教學策略的使用、教學方式的實施、教學活動的程序設計、課程的設計編排、教學時間的掌握、教學素材的選擇、學生作業的指導、教學評量的實施、潛在及空白課程的教學、學習單的設計、資訊科技融入領域教學的設計、教學與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安排等。教學經營是否有顯著成效,常作為教師班級經營的評鑑指標之一,教學目標是否有效,也是班級經營的重要目的。一位教學經營成功的教師,能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並且能因材施教,達到適性教學的目標。教學活動經營要能兼顧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兼重教學效能與效率。

二、訓育工作的經營

訓育工作的經營在於班級常規的建立,班級自治活動的推展。班級常規的目的,一方面在減少學生的不當與偏差行為;一方面在培養學生新時代所需的品格。此方面教師要熟知各種常規管理的模式並妥慎運用,藉由民主方式訂定適宜的班級生活公約、學習規範等,進而落實於學生學習生活當中,使學生由實踐中反思。另一方面,自治活動的推展,如班會、班級幹部選舉等,可培養學生於未來社會中所需的民主素養與身為良善公民應有的品格涵養。訓育工作的常規管理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其主要目標在建構一個學習型的班級組織;自治活動只是一種策略而非目標,其主要鵠的在於組織目標的達成,學生品格的養成。此外,訓育工作一個重要特點在於學生安全的維護,一切訓育工作活動的推展與採行的策略,均要以學生安全為出發點,使學生在溫暖、熱忱、和諧的氣氛中,改變其行為。

三、輔導活動的經營

輔導活動的經營在於發揮教師專業知能,減少學生的不當行為或偏差行為,這是教訓輔三合一結合的理念,身為教師者應具備輔導知能,發揮「一級輔導與治療」的功能。輔導經營功能是否發揮,關係到班級中教師的教學成效,其內涵包括學生不當或偏差行為的事前發掘、不當或偏差行為學生的掌控、應用輔導的專業知能與良善的親師關係,發揮學校心理學家的角色,積極採取各種輔導策略,改善輔導學生的不當行為,使學生能遵守班級常規規範,專心致力於學習活動或個人行為的改善,良善品格的養成。此層面的經營,教師應抱持的理念是輔導並非萬能,並非全然有效;而更重要的是教師不應放棄任何一位學生,要能帶好每位學生,導正學生為善。一位有效能的教師要展現輔導經營的前題,就是要對每位學生的個性、家庭情境與能力有深入瞭解,建立良好的親師生關係,才能達到輔導經營之事半功倍之效。

四、情境規劃的經營

教室環境通常包括物理、社會、與教育環境三項,有效能的教師必須能夠組織這些環境因素,以提供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Bull & Solity, 1992)情境規劃的佈置通常包括物理環境經營與教室佈置為主,物理環境包含教室座位的安排、教室的照明、學生課座椅的擺設,教室動線的規劃,班級內外的綠化、學習角的設計與安全考量、教室的通風、班級的整潔活動等;教室佈置主要在於教室情境的美化設計,通常如學習角的美化,教室內的美化規劃,內容如生活公約、學生園地、學生成果展示、每日(或每週)一詞、教材內容、榮譽榜、學校或班級重要活動、時勢新聞、教育熱門話題、詩詞賞析、單元活動設計等。教室規劃的經營在於發揮境教的功能,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且更有助於教師的教學與常規管理經營。其規劃設計應包括教育價值性,尤其應擺脫傳統說教八股式的教條模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學習;此外,情境規劃應重視教育實用性與學生安全,以免因物理環境的設計規劃不當,而使學生發生意外。

五、行政事務的經營

班級是一個小型的組織,也具備複雜的社會體系,內外部有許多的行政工作需要老師的創意與理念,並實踐篤行才能完成。如班級計畫的訂定、班級幹部的選舉、模範生的選舉、生活公約的訂定、教材教具的擺設、學藝競賽的配合推動、學校活動法令的轉達與推展、學生不當行為的處理、班費的運用與管理、學生成績處理、參加各種進修研習活動、教室情境規劃佈置、清掃區域的分配、班級事務的處理、作業的批改、高智商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輔導、晨間活動的安排規劃、家長人力資源的運用、導護工作的執行等,皆是班級內行政事務,可見,班級內行政事務經營幾乎包括教學、訓育、輔導、總務等事務工作。班級外部的行政工作包括與行政人員、其他教師的事務協調溝通,班群合作之協同教學事務溝通處理、戶外教學的聯繫與規劃等。

六、人際關係的經營

班級是一個動態的組織系統,班級社會體系系統實包含二個或二個以上人群的交互作用。教師教學要能有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在班級經營中,對事、物的處理較為簡易,但對「人」的處理甚為困難,主要因為人有其自我想法、主觀意識及偏見,與個人所好,最重要的是其會思想,因而教師要以愛心、耐心、同理心、誠心、恒心等五心來處理人的問題。班級人際關係的經營包括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和諧的學生同儕關係、良善的親師關係等。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師有效教學與班級經營的基礎;和諧的學生同儕關係,是建立適宜班級文化與良好班級氣氛的基礎;良善的親師關係是教師班級人力資源有效應用的基礎。此外,一個重要的人際關係經營是教師個人與其他教師、行政人員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能作雙向理性互動的溝通,相互尊重、互相接納與時時關懷他人。一位有效能的教師如能建構一個支持、接納、融洽、和諧的班級氣氛,加強與同仁建立互動溝通、尊重的態度,則有助於教師的教學與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師生的身心均能達成健全的發展。

七、親師合作的經營

受到民主多元的教改影響,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權限與日俱增,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權愈來愈大。如何運用家長的人力資源使其教師班級經營的助力而非阻力,就是教師所應把握的重要原則。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是時代潮流趨勢,家長由傳統「贊助者角色」轉變為「協助者角色」,再轉變為「參與者角色」,參與者角色就是家長積極參與班級各項事務,成為教師教學合作的夥伴之一。尤其在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時,如能有家長的密切配合,當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班級經營的是否有效,受到家長的影響甚大,班級家長如能全力支持教師,作為教師的後盾,則班級經營的各項活動當能順利推展。此方面,平時教師應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雙向溝通,相互尊重,建立家長人力資源網,以教育熱忱、教育愛及教育專業知能贏得家長與學生信服。教師如能與班級家長建立和諧緊密的親師聯絡網,班級活動能得到家長的充分的信任與配合,則班級活動當能順利推展。要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教師要採取的策略與方式很多,端賴教師的巧思與用心與否。如班級的晨間活動,積極用心的教師會運用家長人力資源,安排利用晨間活動時間,教授學生各項學藝,如英文教學、讀經、說故事、才藝等;再如戶外教學,由家長陪同,一面協助維護學生安全,一面作為學生戶外教學的嚮導,協助學生學習;此外,如學習單的設計、電腦打字或資料鍵入等均可由家長人力資源的協助,達成教學的目標。

 

班級經營的內涵七大部份及其架構圖如上圖所示,中間為班級經營的四大目的,外圍為班級經營的內涵,七大類型的經營的內涵同等重要,一位有效能教師在班級經營內涵上要兼顧教學活動經營、訓育工作經營、輔導活動的經營、行政事務的經營、情境規劃的經營、人際關係的經營、親師合作的經營;這些經營均各有其涵括的範圍與理論,模式或經營策略,唯有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因人、因地、因事權變運用,才能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建立良善的班級氣氛、優良的班級文化、培養新時代學生所需的關鍵能力,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

班級經營的七大範圍實際已包括教師課堂的一切行為,而訓育工作僅是其中之一,教師常認為訓育工作才是班級經營中最感困擾的一件事,如處理班級學生偏差行為、違規行為等行為失序或違反教室規範的行為,因而班級常規管理顯得格外重要,班級常規的好壞間接影響學生學習的品質,因而班級常規管理就是一種重要的潛在課程,「班級常規」(Classroom Discipline)包括:上下學的行為規範、課堂上的行為規範、下課時的行為規範、午休時的行為規範、集會時的行為規範、活動時的行為規範、在家的行為規範等。常規管理的積極目的在於使學生知悉在何種情境應表現何種行為,知法規守公約,動靜分明,一方面能開展自己潛能,發揮學生個人的長處;一方面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群性,遵守班級規範。班級常規的經營性質實包括下列三項性質:預防性(preventive)常規管理、支持性(supportive)常規管理、改正性(corrective)常規管理(Froyen , 1988)

1.預防性常規管理

預防性的目標在於防範學生不當行為或偏差行為的發生前的準備工作,這是一種防範於未然的班級管理,一位有效能的教師要能察言觀色、綜觀全局,事前察覺,對此,教師要深入了解班上每位學生人格特質、學習習性,利用多樣而有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其不當行為消弭於無形。

2.支持性常規管理

支持性的常規管理在於學生不當行為可能發生但尚未發生,此時教師應採取注意、觀察、口頭提示、肢體語言等策略暗示或提醒學生注意,使學生知悉教師已對其不當行為開始留意而重視,收歛自我,而回復到班級生活規範訂定的行為,教師能適時引導學生,則可避免學生不當行為的發生,或轉化為偏差行為等。

3.改正性常規管理

當學生不當行為或偏差行為(較嚴重的不當行為)發生後,教師要立即採取有效的常規管理策略來輔導改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其能於群體規範之下表現適宜的行為,這方面教師要熟知各種常規管理的模式與應用時機,配合學生的個性,採取適宜的模式,以協助學生及時改正其不良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