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的三種基本模式-目標、歷程、情境

原民科教計畫的東西雖然沒辦法放入論文裡,但為了讓自己做每件事情都有收穫,因此決定寫篇短文整理這次繳交期中報告時,讀了一整晚的課程發展與設計。我在大學時代並未修過類似的課程,因此所有的課程設計經驗均來自於試教、實習以及地形室的計畫,再加上一些小時候讀過資優班的想像,然而我的設計是沒有理論化背景的,有時難以用一個普遍常用的脈絡加以詮釋。故這次讀課程發展與設計,在選用模式時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原民科教到底適合使用哪個模式來闡述,以下整理,希望對自已也對大家有點用處。

 

整理自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五南。

 

「課程模式」一詞用來強調課程設計的精確性,其中有三個模式:(1)目標模式;(2)歷程模式以及(3)情境模式(黃光雄,1996)。以下分別從常用學派、對應主義、強調內涵、課程設計特色以及課程設計流弊介紹之:

 

(1)目標模式:

  目標模式偏向「工業心理學」的影響,包含「精粹主義」的學科學術傳統取向,「經驗主義」的學生取向、「社會行為主義」的社會取向以及「科技主義」的技術取向。建立的模式單純易了解,且概括課程設計的各項重要因素,因而被廣泛使用(黃政傑,1991)。目標模式最早起源於1934-1942年間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學會」所設計的八年實驗計畫,起因為經濟衰退,故高中就學率大增。課程目標融合了上述取向,並包容學習心理學、進步主義教育哲學和社會置序控制論的觀點,認同一致的教育目標(Ritchie, 1971)。根據實驗結果,教師認為「核心課程」的形式比傳統「科目課程」更能達成目標,但其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因此Tyler(1942)提出一套基本原則,引導學校發展課程,包括:1.學校應達成哪些教育目標?2.要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目標?3.如何有效的組織學習經驗?4.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已經達成?這些原則被稱為泰勒模式,也是目標模式的典型,簡而言之,實施流程便是「目標」、「選擇」、「組織」和「評鑑」四步驟。

  Tyler認為,目標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第一步,選擇能夠達成目標的學習經驗,將之加以組織,使其產生意義,以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而評鑑的意義則在於了解學習經驗是否達成預定目標。「具體目標」是讓可以讓學生行為產生改變的規劃方向,教師也能進一步加以細部設計學習經驗,以達成一套預期的學習結果。以目標作為課程設計模式的第一步,這是目標模式的本質。目標則可從「學習者本身」、「當代社會生活」以及「學科專家的建議」產生;學習者本身的興趣、個人需求、出社會後所需的技能、組建家庭所需、國家發展方向等,都可以是目標的來源。確定來源後,則以哲學層次(以及學習心理學)的思考篩選。據此,目標模式擁有「折衷課程立場」、「合理探究架構」以及「系統性的設計步驟」三大特點。

  然而,由於目標模式簡化了課程設計流程,因而容易流於僵化的步驟,目標模式最常被批評之處包括了:1.強調技術取向:只強調課程的效率但不問合法性與意識形態,科學萬能的角度創造出冷酷無情的教育模式;2.因為妥協和折衷,目標模式採取中立態度,迴避價值判斷,雖能逃離偏激陷阱,卻陷入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困境;3.工具理性的設計,以「經驗-分析」的方式來客觀描述生活經驗以及評鑑,但忽視反省與批判,缺乏自主思考判斷創造等身為「人」的需求。事實上,目標模式反映了當時美國的民主理念、效率概念以及實用科學方法的普及,因此使用時必須了解到發展的歷史背景;僅限於適用在1.預定結果、2.內容明確、3.評量客觀這三種情境下,文學與藝術較不適合使用,其他科目也應避免零碎化的目標陳述。

  其他目標模式:惠勒圓環模式、柯爾綜合模式。

 

(2)歷程模式

  由於目標模式太過於重視技術性手段與目的的工具價值,忽略了教師專業判斷與專業成長的價值,因而產生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歷程模式強調教育的方式與教學過程,而非教育的內容,重是學習者的主動學習以及教師的專業思考。此種設計並不預設具體教學目標,也不要求學生學習行為的結果,而是建立明確的歷程和程序原則,透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探索具有價值的領域。歷程模式最早可追溯到盧梭以及其後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現代的歷程模式則受Peters和Bruner的影響。

  歷程模式起因於認為學生應提早認識思辨功能,企圖經由培養教師的教學藝術能力,增進學生探就發現的學習方式。此種課程改革有兩大原則:1.以學校為單位,必須由學生、教師、家長所在的地方學校,並結合校外的學習經驗進行課程發展,學校提供必要的資源與協助,經由課程實驗,教師與學生都可以獲得許多學習經驗,再進行課程的修正;2.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源自多元文化的民主社會,程序理性的原則。這類課程改革並未出現制式的教科書,而是就每一個學習主題編輯材料與教學指引,也利用影片和印刷品作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討論的「探究證據」,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立場超然的主持人,協助學生進行論證探究,改進目標模式無法彰顯教室中多樣而複雜的教學與學習歷程。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歷程模式被大量強調,而教師透過此種方法教學,也可以獲得教學相長的效果。簡而言之,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具有下列四個特徵:1.不受到行為目標的拘束,強調師生的互動;2.聘請專家開發各式教具與教材,提升學生興趣;3.可依據布魯納所倡導的「學科結構」以及「螺旋式課程」理念加以設計,利用由易而難、由淺而深的結構循序漸進,以探究教學法和發現教學法幫助學生認知概念;4.使用此課程的教師必須先受推廣訓練,可結合課程推廣與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育革新。

  然而歷程模式同樣有所爭議,比方說雖能配合學生的認知發展,但卻無法兼顧情意發展;此外,歷程模式的弱點在於課程設計十分仰賴教師的素質,且歷程模式的評鑑是由教師擔任「批評者」,對學生評量相當主觀,且太過強調價值的相對性,反而容易激起價值體系的對立,因此不易推展。故歷程模式的使用仍應適度運用目標模式的概念。

 

(3)情境模式

  情境模式又稱「文化分析模式」,假定是以個別學校及教師作為課程發展的焦點,即「校本位課程發展」。情境模式與當代社會文化分析密不可分,主張從文化選擇的角度來詮釋課程;Lawton(1989)認為課程是具體呈現於可以傳遞到下一世代的人類知識、語言、科技、工具、價值與思考體系。在這邊,文化的分析必須兼顧分類與解釋的方法、歷史與當前的過程、學校與社會的差距等,並考量三個面向:1.個別學生的特質;2.知識的本質;3.社會情境。情境模式強調目地在傳授學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學校的任務是將社會的共同文化遺產傳遞給下一世代,故此類課程設計不以羅列目標為首要工作,而以文化分析作為開頭,以周詳擬定最適當的學校知識和學習經驗,其模式包含五個步驟:1.決定文化常項,分析人類共同特徵作為文化常項或次級系統,作為課程設計主要參考依據,例如經濟、理性、溝通、道德......等;2.決定文化變項,將文化常項的項目移植到不同情境中,會因特定社會文化而有所改變,其分析結果提供3.文化的選擇,即知識與經驗的分類;4.理論參照,以心理學的發展與學習理論,考量學生心智發展、學習方法和動機;5.形成目標,將課程按順序與階段加以組織。

  然而,情境模式(文化分析模式)的缺點在於未能充分考慮知識概念在課程中的重要性,未能明確指出如果知識、社會與學生個人興趣產生衝突時,如何取捨?因此難以形成一套詳盡的藍圖;此外,情境模式太過於強調社會需求,忽略學生個人興趣,也容易受到政治人物或行政人員的意識形態主宰。

 

  上述三種模式作為課程設計的架構,宜參考其流程檢驗課程設計的邏輯明確性與合理性,並兼顧各類需求,不宜全盤接受,避免誤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