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計畫辦公室

  • 緣起

教育部顧問室為推動「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中程計畫」,成立總計畫辦公室.本計畫擬站在創造力教育中程計畫的基礎上,加入「未來想像」的主軸,將過去的基礎加以轉化與創新。

以下為本計畫辦公室工作項目:

一. 行政支援

經營決策團隊並統籌一般性業務,檢核各子計畫進度及協調分工等。

二. 知識管理

本計畫將建立一入口網站,依使用者需求進行修正及維護,也將持續蒐集與未來想像、創造力相關的網站連結。並且建構知識平台以提供社會大眾、學校及教育機構進行參考。而知識平台的內容包含人才資料庫、教案與教材資料庫、國內外創意選才機制的各案與歷程研究結果以及他國經驗等。另外本入口網也將發展網路社群,藉由招募社群會員、告知新知以促進更多社群產生即發聲,並促進不同議題社群間更多的交流互動。


三. 評量創新

發展系統教學思考教案與評量工具

四. 行動教學實驗

本計畫將與匯川劇場及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籌備處合作跨教育階段之行動教學實驗,成立「未來想像青少年探險劇團」以及推動第二屆全球孩童創意行動競賽的台灣區分賽「Design for Change」(以下簡稱DfC)。


五. 深耕擴散

為鼓勵未來想像教育研究產出,持續開發「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之新興研究議題,且為使社會大眾更深入了解未來想像教育推動情形,計畫辦公室擬以未來生活型態的概念,規劃出想像力成果發表的形式,包括造艦、啟航、領航、續航、導航與維航六大行動方案之聯合成果發表,於民國100年12月舉辦2011台灣教育研究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想像力與創造力----教育的活泉」。

 

六大行動計畫

:::

六大行動計畫

本計畫在實務上考量不同教育階段有不同的主管機關,所以展開計畫時,最好能和不同的主管機關產生密切合作,一方面讓計畫更順暢、更有著力點,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多頭馬車、抵銷計畫效果。根據此一架構,本計畫擬將推動六項行動計畫,計畫之間的關係則如下圖。基本上,從造艦到續航計畫是一個教育階段的上昇或學習年齡的發展,導航計畫是在這些階段變換之間產生選擇壓力,用來引導前一教育階段的教學回歸健康、多元、適性的教育本質,維航計畫是用來支援、維持每個教育階段的正常運作,協助本計畫順利融進教育系統。

 

七大議題

:::

七大議題

 

由於未來想像的範圍可說無限,為使議題與內容較為聚焦,考量各級教育階段的主要課程領域、台灣當前問題與全球發展趨勢,綜合多次諮詢委員會議及腦力激盪會議的專家學者建議,本計畫擬定七大議題,作為將來推案和邀請提案的主要方向。

議題的設定,首先必須考量是否能夠搭配中小學課程目前的架構,若否,則各項議題將來無法融入正常教學,成效將非常有限;至於修改中小學課程架構,則涉及國家課程綱要的訂定,是一個龐大工程,非本計畫範圍所能修正。目前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分成七大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人文與藝術、健康與體育及綜合活動。

其次可以考量國際趨勢,例如聯合國(UN, 2009)最關心的十大議題包括:女權、處於特殊情境的國家、治理與體制建構、國際貿易、宏觀經濟與財政、人口、科學/技術與生產部門、社會發展、統計學、永續發展/人類定居與能源。歐盟國家最關心的十大議題則包括:適應全球變遷環境的策略與技術、生物工程、不同文化間之潛力、錯綜性管理、資源缺乏及效率最大化、中小企業的新創新結構、開放式教育系統、自行組織的奈米與微結構、自我負責的社會、水供應與水的替代品。

本計畫歸納的七大議題是:未來家園、未來產業、未來文化、未來科技、未來社會、未來環境以及未來教育的想像,這些議題大致上可以和中小學現有的課程相連結,另外也已含括聯合國與歐盟所關心的重大議題,請參表3的對照整理。聯合國與歐盟的議題比本計畫更具體,但大多不適合在中小學課程中運用,比較適合大學程度以上的課程,或由專家學者進行研究。由於本計畫推動的範圍涵蓋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幼兒園,因此議題名稱及其概念範圍必須較具彈性與模糊性,才能適用於各級教育階段。以下將更詳細說明本計畫的七大議題。

本計畫

七大議題

主要目標

概念內涵

未來家園

讓在地學生有機會參與自己未來家園的重建,促使社區得以永續發展,並從行動參與中發展想像力、創造力與未來思考力相關素養。

綜合包含社區工作、環境設計、村落設計、產業重建、教育重建、文化重建、公民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等。

未來產業

讓中/小學師生對未來產業產生具體而有創意的想像,反省必備的素養,並引發大學生及成人學習者開展創業思維、計畫與行動。

職業、企業、產業、創業、經濟型態等。

未來文化

讓學習者探索未來文化可能的內涵、面貌與發展方向。

  • 藝術:音樂、美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數位藝術等。
  • 符號:語言、文字、音符等。
  • 思想:價值觀、習俗、宗教等。

未來科技

讓學習者創作正面啟示及負面啟示的作品,來引發更多人對於未來科技的想像與討論,提出前瞻性的科學思考,探索科技進步的潛能,模擬科技發展的風險與衝擊。

  • 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
  • 技術:工程、資訊、傳播等。
  • 科普、科幻、科學、技術與社會。

未來社會

讓學習者創作正面及負面啟示的作品,來引發更多人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與討論,產生理想社會的追求、社會問題的解決、危險制度的拒斥、與不幸社會的避免。

  • 政治:民主制度與生活方式、政府結構與法令體制等。
  • 社會結構:家庭/人口/族群結構、人際社群/國際關係等。
  • 社會問題:貧窮、犯罪等。
  • 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等。

未來環境

啟發學習者的生態思考,引發環境關懷,促發環保行動,參與解決在地環境的問題與全球生態體系的困境。

氣候變遷、物種保育、資源耗竭、都市發展、建築設計等

未來教育

啟發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想像未來教育、未來學習與未來人才培育的情境與作法。

  • 未來學習的科技、管道、方式、特性等。
  • 未來教室的教育目標、媒體、情境、課程設計、師生關係等。
  • 未來學校的校園環境、理念哲學、領導經營、另類學校等。
  • 未來教育系統的行政體制、教育階段、升學選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終身教育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89328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